
铛——铛——铛——从“出生年月日”开始,然后是“姓名”,最后是“墓志铭”,完成整个雕刻过程,用掉了小刘一个半小时,虽然天气很冷,但他的鬓角两侧却微微渗出了汗渍,擦擦脸,飞快的收拾好工具,他又匆匆的去雕刻下一块墓碑。
有这样一个职业,平常人很难想象,甚至避之不及,它就是墓碑刻字师。他们终日与墓碑打交道,在他们手里,一座座墓碑变得不再冰冷。
在乾坤园工作了十九载的刘彦国就是这样一位墓碑刻字师,尽管在乾坤园已经工作十九年了,但了解他的人并不多。认识他的人知道,这个四十岁的男人话不多,与人交谈时甚至有些腼腆。
很多人都奇怪,当年他为什么要把大好的青春消耗在这份工作上——单调的内容、枯燥的声音、不知何时眼里就会迸进碎石屑。直到有一天,在大家追问下,他才缓缓的给大家讲述了一件从未提起过的故事。
十九年前,小刘刚刚来到乾坤园,让当时满腔热情的他感到浑身的不自在,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,没有一丝激情,工作时旁边连个可以搭讪的人都没有,无聊透顶,他曾一度怀疑过自己的选择。
直到有一天快要下班时,天空下起了小雨,墓区里只剩他一个人在刻加急的碑文。雨点打在脸上很妨碍视线,他顾不得擦拭,仍旧低头专注的刻着。突然,雨好像停了下来,他发现身边站着一位中年男子,撑过来一把黑伞。小刘很惊讶:“您是?”男子的鼻音很重,似乎刚刚哭过:“您现在刻的是我父亲的墓碑!”
小刘在乾坤园工作一年多还是第一次听到别人称呼自己“您”,一时间竟不知道如何回答。男子没有介意,自顾的说下去:“我父亲是昨天早上突发心梗过世的,殡仪馆那边我刚安排妥当,就来这儿了,本来心想这种雨天,碑文肯定赶不出来了,没想到您会冒雨为我家刻字。谢谢您,谢谢您帮我们完成了全家人的心愿。”
小刘听完这番话,心里突然有点惭愧,于是说:“您先回去吧,天黑之前,肯定可以完成。”男子坚持道:“没事,您刻着,我给您撑伞!”接下来的一小时里,两个大男人共同撑着一把伞,没说一句话,直至完成老人生命的最后一“笔”。

自那以后,小刘没有了抱怨。大家都以为,他被工作磨没了棱角,只有他知道昨晚那个男人的话对他有多大触动,在别人看来这么不起眼的工作,对于失去亲人的家属来说却是那么的重要。
就是这个“秘密”让他坚定地在乾坤园工作了十九年。他已经记不得自己挥舞过多少次手臂,只感到臂上的肌肉结实得像块石头;记不得多少次被飞来的石屑扎到眼睛,只记得十多年来,妻子心疼的唠叨始终没有停止过;更记不得自己磨漏了多少副手套,只知道用充满老茧的手抚摸女儿时,女儿都会夸张的喊痛! 但他始终没有后悔当年的决定。对于他来说,这已经不单纯是一份为了生存的工作,更多的是对家属的责任,对生命的尊重。那一块块夏烫冬冰的墓碑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有时他也会开玩笑地说:“我希望在乾坤园刻的最后一块碑上是我自己的名字。”